Contact Us

首页 资讯正文

谁“杀死了”金立?金立手机老板「谁“杀死了”金立?」

发布者:yu发布时间:2025-02-18访问量:360

谁“杀死了”金立?金立手机老板「谁“杀死了”金立?」

一代手机之王,终是陨落。

4月9日,当金立的官网再也无法打开时,人们才猛然发现,曾经耳熟能详的“金品质,立天下”,以后真的再也听不到了。

如果不是前段时间金立和刘立荣破产新闻频繁刷屏,我们可能永远没意识到,其实早在数年之前,它就已经渐渐失声了。

从功能机时代横跨到智能机时代,金立的地位曾辉煌无比,但这副在手机市场打了十几年的“好牌”的巨头突然的黯然离场?

让人不经唏嘘,到底是谁“杀死了”金立?

1994年,从中南工业大学毕业的刘立荣被分配到天津市有色金属研究所,端上了所有人羡慕的“铁饭碗”。

这份工作,在当时的90年代,可以说不管是单位还是工资都是同龄人中算上等的,然而这一切却不被刘立荣所喜欢。据当时的刘立荣回忆说:“我可不想50岁做个小小的所长。”

于是,刘立荣毅然辞职跑到了广州,在“小霸王”游戏机的工厂里面干起了生产管理部长,从一个被人艳羡的公务人员跑去做一名小小的民企员工这一举动,对刘立荣来说无疑是一场豪赌。

在“小霸王”工作的期间,刘立荣的聪明能干被上司杨明贵看在眼里,在之后杨明贵离开“小霸王”成立金正公司时,也将刘立荣这名得力干将一起带走,让其担任金正公司的常务副总裁。

这家脱胎于“小霸王”的金正公司,其生产制造的VCD、DVD在当时可是家喻户晓的品牌,一度远销全球。

而岁月并不能磨平刘立荣敢赌敢拼的性格,在金正公司做了5年的副总裁,他又毅然辞职创业,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品牌:金立。将自己的公司取名“金立”两字,寓意:金正而再立,也能看出刘立荣对金正的感情和大干一番的决心。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刘立荣当初出走金正,本意还是做“老本行”,但当时手机市场无比火爆,在多个合作下游渠道商的“鼓动”下,刘立荣一头扎进手机行业。

依靠在金正时期维系的代理商体系,在完全没有接触过手机行业的情况下,凭借稳固的下游渠道,金立仅仅用了一年就做到了8亿元的销售额,刘立荣的这次豪赌,又赢了!

但8亿的收入,还是难以满足这位赌徒的胃口。

在“小霸王”的工作期间,董事长段永平花重金请明星代言的营销手段,也被刘立荣牢记在心,成立金立的第二年便砸下巨资请来了巨星刘德华和冯小刚为其拍摄广告。

随着刘天王那句“金品质,立天下”的口号响遍大江南北,金立也成为了高端人士的标配手机,当年的市场地位不亚于现在的苹果手机。

接下来的两年,金立迅速扩张,2007年金立手机的销量达到了800万部,线上广告打的如火如荼,线下门店遍地开花,各大卫视上经常能看到金立的身影,“小霸王”的营销手段,在刘立荣这次再次被发扬光大。

铺天盖地的广告在当时立竿见影,2010年金立手机销量突破1000万台,国内市场仅次于诺基亚和三星,一时风光无限。随后,刘立荣又振臂一呼,投资10亿元的金立产业园在东莞松山湖畔拔地而起,立志打造“亚洲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

然而刘立荣不知道的是,风光背后,危机悄然而至。

就在金立斥巨资打造手机生产基地时,智能手机的浪潮滚滚而至,苹果iPhone4上市,引领智能手机的潮流。

而伴随着时代大势汹涌而来的,不仅只有智能机,还有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营销革命,这让金立引以为傲的营销优势不再。

小米、魅族、oppo、vivo等年轻一辈如春笋般相继崛起。有着互联网思维的小米则剑走偏锋,用纯线上销售、极致性价比的手段打得“老前辈”们措手不及;oppo和vivo则专注于拍照和影音,“杀出了”一条血路。

当时的金立却还守着功能机的一亩三分地,直到2011年底,才匆忙推出智能手机,但最佳时机早已错过,手机市场格局正在巨变,一年的时间,能让金立走上颠覆,却也能让其迷失自我。

比如金立发布首款智能手机,并定位为世界最薄智能机,主打轻薄,但没过多久,突然又将定位转向小清新,创立了IUNI系列品牌专攻年轻市场,但INUI成立不到两年便被“下马”,2015年推出的M系列又重新回归“商务风”。

含混不清的定位让金立在智能手机市场频频失利,而刘立荣还是坚持功能机时代的营销方式,通过找明星代言、综艺冠名等方式铺天盖地的砸广告,最高峰时一年就砸出去了60亿的营销费用。

但天价营销并没有让金立回到功能机时代的荣光,反而成了金立日后陷入泥潭的导火索。

此外,在现金流吃紧的情况下,刘立荣还热衷于投资地产、金融领域,这些投资让金立的财务压力越来越大。

当造血能力远远达不到消耗时,金立终于自尝苦果。

2018年开始,金立资金链断裂的消息在网络上不绝于耳,不久后,金立就正式宣布破产,旗下斥巨资打造的工厂停止运转,数千名员工面临失业,而金立的债务也高达200亿,无力偿还。

从功能机时代的“王者”到如今,金立为何落得如此地步?

一方面是刘立荣好赌,这种赌徒心理让当年的他对人人艳羡的“铁饭碗”说辞就辞,也让他敢用全部身家投入一窍不通的手机行业。因为好赌,刘立荣从当初一个小小的研究员到坐拥上百亿市值的金立“掌门人”。

但成也赌徒,败也赌徒。

2017年,媒体曾曝出刘立荣赌博输了超过100亿元,股东们揣测,刘立荣挪用公款的数目高达60亿元左右。

在某次访谈中, 刘立荣自己站出来承认,只挪用了十几亿用于赌博,但他认为金立出现问题的原因是 2016-2017年度营销费用达60多亿元,同时还有对外投资30多亿元。

而这100多亿的资金空缺,对现金流本来就紧张的金立,这无疑是致命的一击!

赌博输十几亿是外患,金立缺乏竞争力则是内因。

在对智能手机的布局上,金立一直摇摆不定,反观同期的手机市场局势,各大品牌定位准确且市场稳定,oppo、vivo主打拍照、音乐;小米主打性价比;华为则走的是商务线,而金立模仿各家所长,但只得皮毛,反而没有形成自己的定位。

其次,在产品研发上,金立似乎从未领先,无论是多摄拍照还是全面屏,金立都慢了友商不止一步。而被人吐槽高价低配良久的oppo、vivo,在2018年推出的全面屏和屏下指纹等设计,也走在了国际前沿。

2018年,雷军在总结小米的触底反弹时说,“如果不搞清楚我们自身的问题,其实很容易乱决策,尤其是企业遇到压力的时候。我跟一些企业家交流的时候说到四个字:守正出奇。遇到问题的时候,大家希望用奇招来逆转,这是错的。遇到困难一定是某个基本功出了问题,守正比出奇更重要。其实企业都是被自己击败的,只有当你守正了,立住之后至多是好一点差一点,然后你再想奇招怎么胜出。”

雷军的这番言论,无疑是对金立最好的解释,因为金立一直想着如何“出奇”,却忘了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而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手机市场,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开始不断创新,以博消费者喜欢,但在如此环境中,金立发布的产品依然毫无亮点可言,其主打的商务风,也反响平平。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互联网时代,所有人都在追求极致、追求创新,稍有落后就会被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而金立的失败,似乎既有外患,也有内因,伴随着这个手机帝国的瞬间崩坍,旗下上万员工的遣散,或许帝国崩塌的原因只有刘立荣自己知道。

也正如有句话所说: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